野狼掏啥的个人空间

信息量2506

家庭伦理道德中教育子女走入的误区2006-4-18 14:33:58

家庭伦理道德中教育子女走入的误区







家庭不仅具有最基本的生育繁衍功能,而且还承担着生产、消费、教育等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。家庭伦理道德是调节家庭中人与人关系的价值准则,有维护家庭稳定、和谐的作用。

抚育未成年子女,使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之才,是对所有为人父母的基本要求。但实际生活中并非所有家庭都能很好的担负起这个责任。有的离婚家庭父母双方互相推诿,拒绝承担养育子女的义务;有的再婚家庭里,非亲生子女遭受虐待的现象时有发生。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,在家庭中公然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毕竟只是极少数人的行为。当代中国大多数父母都对子女倾注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。

特别是“四二一”式家庭结构的出现,“子代中心”的家庭观念正在改变过去的传统模式。在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和引导中子出现的种种误区,有必要引起做父母的注意。

一是溺爱现象严重。许多父母认为自己历经苦难,决不能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,表现出对孩子娇生惯养,百依百顺,把他们捧为小皇帝、小公主,使这些从小在蜜罐中泡大的孩子养成“饭来张口,衣来伸手的依赖心理。被溺爱的孩子往往独立性差,缺乏吃苦耐劳、关心他人的道德品质和团结友爱、互助合作的集体精神。有不少家长怕影响孩子学习,不愿让孩子参加劳动。据一项调查表明,中国城市家庭的独生子女每日参加劳动时间仅为11.32分钟,不及美国孩子的1/6。“只要学习好,其它一切都不用你管”,成了一些家长教育孩子的心态。多项调查表明,“家长关怀照顾太多”现已成为中小学生最大的烦恼之一。结果是父母伟大的爱心剥夺了孩子自我锻炼的机会,培养的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,劳动观念丧失,依赖和夺取的心理滋生,生存能力弱化。

二是家庭教育重智轻德、重成才轻成人的倾向已造成了不良影响。有些家长把学习分数高低做为衡量孩子的标准,认为学习好是实的,关系到升学与今后的前途,品质好坏是虚的,抓不抓不容易看到,轻视德育。要不就是考分经济化,考的好就奖钱,考分低就挨打,使孩子过早进入“市场经济”,对孩子价值观的偏差有很大影响。有的孩子随意插队,讲不文明的话,随意骂人,有的与老人抢座,不尊敬老人……这些都反映了家庭道德教育出现的偏差。在家庭中受到过份呵护的孩子,一旦遇到困难、挫折,甚至稍有不如意的事,就可能采取出人意料的极端行为。近些年来,为一点琐碎小事而负气离家出走,甚至自杀的事件屡有发生,就于此有关。

三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,给孩子压力过大。有些家长出于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的心理,在孩子身上寄托了不切实际的期望。据南京师大教科院缪建在博士的调查,绝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“学习较好,各方面表现出色”。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,把自己一生奋斗未达到的目标,寄托在子女身上。希望子女比自己强,通过子女来实现自己的某些所谓的理想。在我国,父母竭尽全力为下一代付出。功成名就者仍愿子女高自己一筹,不惜以自己做铺垫,把精力、资本过多地支付给子女。一事无成者,更企望子女出人头地,给自己脸上争光。由于孩子支付父母过多的时间、精力和财力,因而导致父母自身素质下降。这种过早地放弃自我价值实现和自我下移的人生观,所带给孩子的并非奋进的动力,而是放弃自身努力的典范,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正面教育作用。这样有些孩子就无形中承担了两代人理想,给孩子造成的身心压力是可想而知的。有的家长盲目追求孩子全面发展,不顾自己的孩子成否承受,也不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,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给孩子报课外学习班,使孩子刚放下老师布置的作业,就要参加那些外语班、钢琴班、音乐班、电脑班……孩子们业余时间被强行占有了,孩子们本身的一些天性被这样无情的煞杀了。

四是采取棍棒教育,高压政策。有一些家长,在恨铁不成钢的心理驱动下,干脆采取简单粗暴的棍棒式教育。据北京青年联合会调查显示,54.8%的家长认为“家庭教育越严,子女今后成才率就越大”。北京一所小学的48名一年级小学生中,因为学习问题,挨过家长打的有47人,其中27人被棍子或笤帚把打过,18人被脱了衣服打过,20人被脚踢过。信奉“棍棒底下出孝子”,对孩子不进行耐心说服教育,不讲究教育方式。养成孩子性格孤僻,产生与父母对立的情绪。有的则放任自流,不管不教,这些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不负责任的态度,同时有些行为也是一种违法行为,既害了孩子又害了社会。

五是家长忽视了自身形象对孩子的影响。父母做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,通过家庭中的亲子互动及潜移默化作用,将直接影响子女道德社会观的形成和效果。有些家长对一些不良社会现象不满,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存在,致使有些家长教育子女“少管闲事”,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对能主动做好人好事的孩子不是从正面引导,而是采取一些不正确的教育手段,使孩子认识模糊,人生观、道德观、价值观发生一些不应有的偏移。有些家长不注意自身道德修养,并把一些错误的、扭曲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子女,使子女在家庭这个环境中得到一些不应得到的道德意识。

在日新月异的今天,我们必须面对社会不断发展中所出现的一些新情况、新问题,特别是要针对一些家庭教育中出现的误区,进行认真的思考。

要走出教育子女中的误区,做为家长,首先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素质提高,注意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,用良好的自身形象去影响孩子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的形成,始终记住父母就是孩子心中的榜样。要克服“唯父是从”的传统观念,同孩子真正成为朋友,平等相处。杜绝高压政策和棍棒教育的方式,同时更不能放任自流。克服全程包办,溺爱心理。要全面培养孩子的能力,克服重智轻德的现象,但一定要结合孩子自身的特点切忌盲目求全,忽视孩子的承受能力。通过家庭中的影响和教育使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,具有全面的、健康的人格,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。
网站地图 - 手机版 - 留言反馈
个人空间相关信息由系统索引库每60分钟定时更新同步,非实时数据显示